元问答栏目视频美女
  1. 生活问答
  2. 答案列表

强制储蓄是什么意思

回答列表
强制储蓄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中并非由于生活节余而自愿存入银行的部分,通常是在市场供求不平衡的短缺经济环境里,城乡居民接到收入后,想买而买不到合适的商品,从而不得不把本来应该用于消费的货币存入银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供应能力的改善,这种强制储蓄在银行储蓄存款总额中的比重会逐渐下降直至全部消失。
今天看到“强制储蓄”这个词,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我在银行工作多年,也参加过“强制储蓄”这项活动。
那是我刚上班的时候,那时工资一个月才30元,半年后是一个月60元,现在看来都不如一个小学生的零花钱多是吧?但就是一个月60元的时候,我一个月自己存10元,存三年期的,利率是多少我不记得了,三年本金是360元,也算是有“存款”的人了。
作为今天的年轻人,就是刚上班的人们,如果你们也参加“强制储蓄”活动,那你们就不会是“月光族”了,也是有存款的人了,而是真正有存款的人了,不像我那时三年才360元。
如果不愿做“月光族”,那么就参加“强制储蓄”活动吧,让我们动起来。
强制储蓄,这个新词汇,成为2022年的网络流行语。
强制储蓄,也就是强制加储蓄,也就是逼迫存钱的意思。
可以说2022年我们应该节约,节约用钱,节约粮食,节约水电,节约不必要的开销,甚至提倡低碳生活,步行上班步行,下班步行接送孩子上下学,出门坐公交,不开私家车。
2022年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365天的这一年虎年,我们要强制自己储蓄。
顺应新时代顺应这个网络术语带给我们的激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每月存5000元,一年12个月至少存6万元,无论我们是大学生,工薪层,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还是灵活就业或者是打工,创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强制储蓄。
5000元奖学金,5万元,10万元,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针对不同的人群,给自己选择一个不同的目标,强制储蓄。
“储蓄”的定义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将我们暂时不用的、或者是节余下来的收入,存入银行或者其他的金融机构。
所谓的“强制储蓄”,指的就是,每个月从所发工资拿出规定数额,存入银行卡不能再动用,通过这种“强制性”的方式,让自己存下来一笔钱。
在保值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性。
其实“强制储蓄”也是有经济学原理做支撑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行为经济学大神塞勒于 1985 年在研究人们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时,提出了 mental accounting theory(心理账户理论)。
在有能力赚钱的时候,拿出一部分钱存起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光储蓄还不行,还必须要长期坚持储蓄。
强制储蓄效应是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之一,是指在支出不变时由于物价上涨而 减少住户部门的实际消费和储蓄。
收入减去储蓄等于可支配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强制储蓄。
1.做到坚持记账,了解自己的钱花哪儿了。
2.消费有计划性,不盲目的追求物质需求。
3.给自己一定的目标,每年或者每个月制定储蓄计划。

中国人是很有忧患意识的,有一个成语叫积谷防饥,意思是储存粮食防备饥荒,也就是所谓的手有余粮,心中不慌。
某种意义上来说,强制储蓄就是一种对金钱的管理手段,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对抗人性,最终达到有效储蓄的目的。
这样一来,我们的财富,就靠着这样的方式积累了下来。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
“我不断提醒自己,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不要等到下大雨去修屋顶。
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去修屋顶,真的到大风大雨的时候先躲一躲再说很重要。”
与其担心风险来临的时候,连一声招呼都不打,不如现在修好自己的屋檐,然后为了目标舍命狂奔,风雨来临时又奈你何。
我想,这就是强制储蓄最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