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问答栏目视频美女
  1. 生活问答
  2. 答案列表

湘西苗族调年节是什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回答列表
“调年鼓舞节”作为吉首东部苗乡的一项重大民族节庆活动,是丹青镇原生态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于2010年被湘西州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调年”又称“跳年”,苗语喊“嗒喵啧”,是吉首市丹青镇河坪村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以祈求五谷丰登和演绎农事生产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祭祀性节庆活动。
据吉首市志所载“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排绸乡河坪村苗民(排绸后并入丹青镇),为祈祷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在调年坪(河边沙坪)中央放一大鼓,在品字形的高桌上点‘天灯’,全村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围成女内男外两圈,由德高望重的老者起鼓朝贺,众人随着鼓声载歌载舞……”
传说很久以前,苗区大山老林里,野兽多而凶猛,伤害人命,糟蹋五谷,当地苗人为了防止野兽撒野,便聚集生活,结伙务农,结伙撵肉(打猎)。一到夜间,人们就在庄稼地里敲棒棒并以锄头、柴刀驱赶野兽。但是,夜长时久,这种办法使人疲劳,不仅驱赶不了野兽,还会受到野兽的伤害。后来,就用牛皮蒙制木鼓,以鼓声来驱逐野兽。每当木鼓敲起,声震八方,人们闻鼓欢跃,一起围在大鼓边唱歌跳舞,不仅在愉悦的歌声鼓声中消除了疲劳,而且也使野兽四处惊逃,再也不敢来伤害人命、糟蹋五谷了。后来,传说这面神奇的木鼓被一场大水冲至河中,变成了一块又大又圆的巨石。于是,人们就把它叫成“石鼓”,意为鼓声可传千年万代,永不消停。从此以后,每至农历正月十五,四乡八寨的苗民都会汇集在这里祭鼓调年。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吉首、古丈、泸溪三县市边境的上万苗民在河坪村举行“调年鼓舞”表演,苗族同胞用最古老、原生态歌舞欢庆佳节,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调年鼓舞”已被列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调年鼓舞鼓点清晰、节奏明快,步伐刚劲有力,动作朴实粗犷,可几十人跳,几百人跳,甚至上千人跳。大有“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之势。
苗族调年节要进行“苗族拦门”仪式、祭鼓仪式、调年鼓舞表演等等,热闹非凡。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