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问答栏目视频美女
  1. 生活问答
  2. 答案列表

怀化靖州锹里龙头宴的由来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故事

回答列表
龙头宴是锹里苗、侗族人家接待客人的一种最高规格的酒宴,也是最高礼仪。一般在婚嫁喜事以及重要节庆活动时,采用龙头宴的待客方式。
“今日好时又好日,酒开坛来歌开声”,每到锹里苗寨款待贵客的喜宴上,喜悦的人们,都会坐在一字排开的长“条桌”两边用餐,唱苗族歌鼟相互庆贺、祝福,在歌声中交流感情,从交流中传承文化。这种形式的宴席在锹里地区称之为“龙头宴”,也叫“合拢宴”或“长桌宴”
龙头宴流行在湘黔桂边界古“三十三锹”十余县的广大地区。基本特征是根据主客人数的多少,把几块甚至几十块四方板子拼接起来,连成一线,将席首定为“龙头”。如果龙头宴设在堂屋内,靠神龛一端是“龙头”
龙头宴的座次非常讲究。从古代以来就严格按“右为大”的原则安排座次,即:席首“龙头”由席上辈分最大、年纪最长的(或最重要的如娘舅)客(右)、主(左)两人就座。其他人员则是按左主人右宾客的原则依次列座。龙头宴有男、女分席的习俗,就是男主人陪男宾、女主人陪女宾。只有到宴席下半场,男女主人才可以串席交叉敬酒。
龙头宴正式开始之前,要先“副几档”(苗)、“记斜档”(侗),汉语直译“吃糖茶”。糖茶,不同于锹里的油茶,有独特的风味。将制作发酵后的老茶叶或野生的接骨茶叶煮成红茶水,摆上自产的蜜饯、瓜子、花生、杨梅饯、橘子以及购买的兰花根、苞谷糖、水果糖等食品接待来客。糖茶一般吃三巡,也有多于三巡的。吃糖茶时要唱歌鼟中的茶歌,宾主问答茶的根源等。
吃糖茶结束,才进入龙头宴的正酒。正酒由坐龙头的主人邀请大家端起酒杯,并根据不同的酒席作不同内容的简短致辞,宣布开席。首先,全席人要起立一起喝酒三巡,采取一种叫“满圆大发”的“扯扯杯”形式开喝,即:每人将酒杯用右手递给下一位,同时左手接上一位递下来的酒杯,然后一同干杯。“饭养身,酒养神,歌养心”,“无酒不成席、无歌不欢乐”是龙头宴席的特点。酒歌是主、宾双方集体对唱的歌。一般先由歌师报出歌词,再由一人起歌,确定音调,然后席上的所有人跟着合唱。唱一首歌,大家喝一杯酒。席间,还有“交杯酒”,交杯酒一般为主客之间两人单独喝,即双方站起身来,各自将手中的酒杯递给对方,相互之间手不松杯,直到“喂”对方喝干,然后收回自己的酒杯,还有互相扯菜的。酒席到半场时,中青年男女主人们就会“串席”来与异性宾客喝“交杯酒”,唱“扯酒情歌”,歌来酒往,情意绵绵,其乐融融。
锹里龙头宴,且歌且饮,一般要吃几个时辰。有时从早吃到晚,有时通宵达旦。
龙头宴上的菜品主要是锹里苗侗族的传统佳肴,有土猪肉、黄牛肉、土鸡、禾花鱼、腊肉、腌鱼、蜂蛹等。花样繁多,美味飘香,令人陶醉。
传说,在明洪武年间,湘黔桂边区英雄吴勉带领义军经过锹里的一个山寨,被寨佬留下做客。寨民知道后,都想留英雄吃饭,谁家都不相让,这时一个聪明的姑娘出了个主意,在寨子中间找了一块空坪,让每家出一道菜,拿来木板摆成长桌,把饭菜凑在一起,共同请英雄吃饭。这种待客方式沿袭下来就成了如今的龙头宴。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