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问答栏目视频美女
  1. 趣闻问答
  2. 答案列表

人快死的时候,会不会极度害怕

回答列表
2018年国庆节,我到医院接我晚期肝癌的大舅哥出院回乡下,两天后他在乡下老家去世,我亲眼目睹了一个人在临死前的极度害怕。
2018年5月,我大舅哥因为身体暴瘦,拉肚子和胃口差到医院检查,刚开始以为是急性肝炎,准备办理手续入院疗养。
后来做了彩超及血检,基本上确诊为肝癌晚期,并且已失去手术机会,医生建议介入治疗或保守治疗,否则生存期不超过半年。
这时候大舅哥感觉到不可接受,说要利用半年时间好好游遍全国。
但这只是说说而已,自从确诊到去世,大舅哥基本上没有出过一次远门。
大舅哥最终选择了中医治疗,并且说那个老中医有那神奇,有多少人得了癌症大医院治不了都得找他,并且他治疗的病人基本上不会失手。其实他说这话是明显给自己打气的,如果真那么神,比华佗知名度都高了。
中药最终证明无效,大舅哥身体越来越差,身体越来越瘦,下肢开始水肿,他脾气也越来越不好,动不动发脾气,晚上经常失眠,看起来他心中也越来越恐惧。
5个月之后,他腹水已非常严重,晚上根本睡不好,再次被迫入院。
但这时的他,外人一看就知道时日无多,医生也叫家属随时做好最坏的打算,但他本人还是很坚强,问医生为什么不赶紧帮他做手术放腹水用药治疗(那几天医院只给止痛药或打止痛针,不再用药)。
根据老家风俗,人要在老家过世,眼看他快支持不下去了,我们为他办出院手续。
当我把他抬上担架时,他已迷迷糊糊,但还是非常抗拒,问为什么不住院了,是否要放去对他的治疗了。
在医疗车行驶中,他醒来几次,每次醒来都要问陪他的弟弟,他是不是快要死了,看得出非常害怕。
两天后,大舅哥在老家过去,过去前还表现非常不舍,当他弟说将把小儿子过继给他时(大舅哥只有两个女儿),他才最终合上了双眼。
其实,人对待死亡的害怕,一部分是因为自已,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对自己很多愿望没有实现感到遗憾,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对自己的亲人放心不下。
作为专门治疗白血病的医生,我可以从患者的角度来分析,人在濒临死亡的时候是否真的害怕死亡?其实有些患者会想开一点,有的人真的会害怕到极致。那么我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人性的脆弱和坚强的一面。


第一:23岁的白血病妈妈 因为晚期不幸死亡
其实对于这个患者,我还是心有余悸的,毕竟非常的年轻,在小孩子出生不到5个月的时候,由于经常头晕,营养不均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就到医院来就诊,刚好那天值班,我一看到这位患者。
第一印象感觉就是脸色苍白,没有一点血色,自我感觉是经常没有力气,连讲话都是轻声轻语一开始还以为是产后综合征,气血两亏等原因造成的,但是对于西医来说,患者身体肯定出现了疾病,经过血常规和骨髓穿刺等治疗 最终被确证为 疾病是淋巴细胞白血病,而且是高危的恶性类型,病情发展迅速,可以说在检查出来的时候,已经全身扩散,而且有些免疫系统也在被破坏之中。
当医生把这个结果告诉她的时候,其实作为人类,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有恐惧的,害怕的,最主要的是,本来还想要过上美好的生活,做一个贤妻良母,还梦想着跟自己的小孩一起成长,见证快乐时光等等,但是就是这种美好的生活场景,在一瞬间,被眼前的疾病,而且是生死离别的现实给浇灭了,对于患者本身来说,是非常残酷的痛苦的。
可以这么说,当一个病人在去医院之前,在没有确诊某种疾病之前,以及被确诊之后,内心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去的时候忐忑不安,总是希望一切顺利,或者如果真的是生病,那最好是小疾病,但是当真的被查出来之后,人的内心是崩溃的,而且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接受和面对现实的。
根据临床分析很多时候,患者知道自己身患绝症,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时候,第一反应,特别是知道的当天,人的内心是恐惧的,因为脑海中,基本无时无刻都是在幻想自己是否还能生存多长时间。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是很焦虑的,而且是惊恐万分的,我这个白血病女患者就是这样,直到身患绝症,基本在病床上面,泪流满面,家人的劝说,基本都是没有用的,每当想到还有年幼的小孩。
都是泣不成声,而且只要一见到小孩子,或者想到小孩子,该患者的内心是不平静,总是哭着跟医生说,要帮助她,想尽一切办法留住她的生命,因为有太多的人舍不得。
在经历过这一段时间后,患者会逐步的从心里面接受这个“死亡的约定”,内心来说会慢慢的淡季,但是心理永远就会有一个灰暗伤心的一面。
特别是到了快要知道,自己快要不行的时候,其实这名患者,心情反而放松了许多,其实人在接近死亡的时候,因为已经无力回天,有些时候,就会变得十分的坦然,这位患者也是这样,在快要死亡的时候,心情平静了许多,但是心中的唯一愿望就是想多看一眼自己的小孩。
在这个时候,其实,人是非常的脆弱的,基本讲话什么的,都是没有任何力气,呼吸完全需要氧气支持,所以当在最后一眼看到小孩子的时候,唯一的面部特征就是,用尽全身的力气,眼角流出一滴眼泪,多看一眼,多触摸小孩的手。
在这个时候,患者会有伤心,会很难过,但是此时的理智会战胜一切,压抑,故作镇静,等最后一口气,没有的时候,刹那间就会离开人间,说实在,在那一刻每个人,都是带着无限的遗憾和痛苦,驾鹤西去。
第二种 年纪大的患者,在死亡的时候,一般都没有什么遗憾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一些年纪很大的患者,比如本身患有严重的慢性疾病,而且年龄已经达到70-80岁的时候,甚至有些人在90岁的这些人,有些患者,在濒临死亡的时候,还是很自然的。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这个患者本身年龄很大的,已经到了85岁,患有血液疾病的同时还有很多基础性的疾病,这些都是客观的,其实最主要的是,子女非常的孝顺,可以说下面已经好几代了,子孙满堂,对于这种老者,身无牵挂,心无旁骛,两袖清风,心里总是想,活到这个年纪,身体机能衰退,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心情很坦荡,所以当第一时间听到自己患有绝症,其实对于这么大的年龄的人来说。
基本都是先震惊,然后就黯然的接受,基本上会处在安静的状态,不会很悲伤,躺在病床上 唯一的乐趣,只要碰到病友,或者是护士,最多的就是谈谈年轻时候的事情,辉煌的,失败的,等等,回忆过去,或者是拉家常,聊聊现在社会的变化,反正就是用以前的故事,来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当然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一般人都是会很舍不得的,但是很坦然,一般不会怎么过度伤心,有些感性点的老人,最多流出眼泪,但是基本上,晚辈过来,看一下以后,就会慢慢地安静下来,最后在子女的陪伴下,黯然去世,其实对于很多老人,在生平的时候,如果是子女孝顺,幸福指数高的老人,一般如果压去世,其实心态是非常好的。
还有一种就是评审本来就不顺利,家庭不和睦,自己的人生非常的坎坷,最主要的是人到中年晚年的时候,还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子女不孝顺,病床无人照顾,其实很多时候,患者的内心是非常的不平衡,而且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内心有很多的不安,可以说,在死亡的时候,是有很多怨言。
总结,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家境,不同的家庭氛围,都会在人体死亡前的那一刻,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各自表现,呈现出每个人一生中的喜怒哀乐。
很明确地回答你:会!奶奶88岁无疾而终,去世前一个月左右,她好像有预感似的,天天晚上不睡觉说:她害怕,不敢闭眼。让父亲不分昼夜地守护在身边。
你千万不要认为奶奶是个胆小的女人,其实她很坚强,也很能干。爷爷去世的时候,奶奶最小的孩子我的小姑姑才5岁。
在那个食物都极度困乏的年代,奶奶一个人硬是养活了三个姑姑和我父亲,四个孩子。并且把父亲供到了高中毕业。
直到现在,想当起往事父亲还总会说:你奶奶这辈子吃了不少苦,作为大字都不认识一个的农村老太太,还坚持送我上学,真是不容易。现在条件好了,孩子的教育一定不能落下。
是的,在我最后的印象中,奶奶是个倔强且睿智的老人。在她80岁的时候就已经不动了,但是她依然坚持每天去大门口坐着。
每当我们看着她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拉着椅子慢慢地往门口挪动的时候,总是想帮她一把。奶奶却说:都别管我,让我慢慢走,再不活动活动就真的不会走路了。
从她的房间到大门口差不多有50米距离,她要走半个小时,每天都要来回走两趟。
有一次,奶奶刚走到大门口没多久就起风了,天空都成了灰黄色的,风吹着落叶漫天飞舞,西边天空阴沉沉的,眼看就要下雨了。
父亲正在院子里忙着修理自行车,两只手沾满了黑乎乎的油污,他看了看天空,对着奶奶喊:“娘,快回屋吧,要下雨了。”
奶奶看了眼天空,她也知道要下雨了,颤巍巍地站起来,拉着椅子就要往家走。
但是,雨来得出乎意料的快,奶奶走了没多远,就连大门胡同都没走出来,雨点就掉了下来。父亲见状赶紧洗了手往外跑。
奶奶站在大门胡同里,看着雨点越掉越急,她知道自己肯定走不回去。好在她还没走大门胡同,头顶上因为有遮挡物并淋不到雨,只好站在那里避雨。
看着父亲冒雨冲到她跟前,弯腰就要抱起她,只见她把拐杖一横:“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让你抱?一边呆着去,我正好在这里看看雨。”
父亲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奶奶竟然倔强地不让他碰。但是,看样子这场雨一时半会停不了,就算停了,路不好走奶奶要想回房间也很困难。
但是,面对奶奶倔强的脾气父亲也束手无策。
这时,刚上高中的弟弟从外面赶了回来,看到父亲跟奶奶在大门胡同里相互僵持着,二话没说,抱起奶奶就往房间跑。
奶奶虽然嘴里说着不愿意,但是被自己的孙子抱着,心里还是很开心。只见她身体大部分都躲在弟弟的怀里,雨点很少落在她身上,正咧着没牙的嘴“嘿嘿”地笑着。
弟弟飞快地跑到奶奶房间,把她放在床上,这时父亲也拎着奶奶的椅子跟了进来。
奶奶心疼地抹着弟弟脸上的雨水,说:“这孩子,我在那里等等就行了,怎么二话不说就把我抱回来了?累不累?”
弟弟拿过一条毛巾擦着头发上的雨水,说:“我都这么大了,抱你还是绰绰有余的,不累。你要早点听我爸的话,你是早就回来了吗?那时候也没下这么大。”
这时,屋外的雨已经迷迷茫茫一大片了,从房间看过去,大门口看着都是模模糊糊的。奶奶却始终认为,听雨停了她就能自己走回来。
就这么一个倔强的老太太,临终前一个月却像变了个人似的。
那年奶奶88岁,依然坚持每天去大门口溜达一圈。
那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房间也没有那么多,放了寒假我就跟奶奶住一个房间。奶奶的床正对着门口,我的小床就靠在西墙边。
那一天,奶奶突然跟我说:“你大姑姑跟你爷爷来接我了,说是那边的房间都给我准备好了。”
我吓了一大跳,爷爷很早就去世了,奶奶口中的大姑姑也在前几年出意外去世了,今天她说的这些话,让人听的汗毛孔都竖起来了。
我感觉把这事跟父亲说了,父亲训斥:“胡说八道,她肯定睡迷糊了。”
但是,从那以后奶奶就说啥都不给我一个房间了,非要父亲陪着她,说:“儿子啊,你多陪陪我吧,要不然我怕没时间了。”
一开始父亲不以为意,我还是照常跟奶奶一个房间,但是,一到晚上奶奶就不睡觉,不是用手拍打床板,就是用拐棍敲击墙面。
墙的另一面就是父亲和母亲的房间,敲击墙壁的声音一直持续到后半夜,奶奶实在困了才停下来休息,这时父亲才能睡一会儿。
问奶奶怎么回事?她总是说自己要走了,心里很害怕,不敢闭眼,就怕眼睛闭上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而且她也真睡不着,不到后半夜一点都不困。
就这样,几天下来我们都被折腾得够呛。没办法,父亲只好跟我换了房间,让我陪母亲住,他住我的小床。
从那以后奶奶再也没有敲击过墙面,只是身体每况愈下,很快就下不来床了。父亲带她去医院,检查了一遍也没发现问题。
这时姑姑都知道奶奶生病了,赶回来看望。奶奶看到两个闺女就说啥都不让她们走了,说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现在很害怕,就想让孩子们都陪着她。
没办法,母亲临时把储物间收拾出来,放了两张小床给姑姑住。就这样,两个姑姑也住了下来。
奶奶的身体更不好了,饭也吃不进去了,每天只能吃点粥,医生给她挂上了营养针维持生命,这时大家都知道:奶奶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了。
奶奶一边拉着父亲的手,一边说:“儿子啊,娘要走了,但是娘真不想走,别离开我,我害怕啊!真害怕……”
也不知道她到底在害怕些什么。姑姑和爸爸只好分成三班,一天24小时轮流照看奶奶,保证在她每次醒来的时候床前都有一个人守护。
就这样又过了一星期左右,那天晚上轮到小姑值班,吃过晚饭,二姑回到房间打算休息,父亲也忙着明天要干的活。
小姑跑过来喊:“哥,你过来,咱妈不让我在她跟前,非要找你。”
父亲听了姑姑的话赶紧往奶奶房间跑,奶奶看到父亲,出了一口气说:“儿子,我饿了,想吃挂面,淋上香油的那种。”
父亲得令赶紧跑去给奶奶下挂面,却被奶奶叫住了,母亲见状知道奶奶不好了,赶紧跑去厨房下了一碗挂面,淋上香油端了过来。
这时,两个姑姑跟父亲都守在奶奶的床边,奶奶却依然喊着害怕。
父亲见母亲端过来的挂面,示意姑姑把奶奶扶起来,于是,奶奶半躺在姑姑怀里,父亲拿着小勺子给奶奶喂挂面。
奶奶的胃口不错,吃了小半碗。躺下后却坚持让姑姑跟父亲一起陪着她,谁也不能离开,因为人多了她就没那么害怕了。
没办法,姑姑跟父亲只好一起陪着她。当天晚上半夜一点多,奶奶就走了。
我被他们的哭声惊醒,赶紧跑过去,奶奶已经走了,母亲正在给奶奶穿寿衣,姑姑跟父亲正哭得喘不过气。
事后,父亲说,奶奶可能提前一个月就知道自己要走了,所以才说自己害怕,还把我从她房间赶出来,可能也是怕吓到我。
从那我才知道:人在临终前是害怕的,只是有人严重有人不严重罢了!至于为什么会害怕,我想可能是因为以下两点:
一、对未知的恐惧。
其实,对未知的恐惧每个人都有。就像我们走在陌生的地方,走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森林里,也会对前方感到恐惧一样。
因为她不知道她将要面临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她将要面临的环境是不是对她有威胁,所以才会感到害怕,甚至是恐惧。
二、舍不得离开自己的亲人。
一个人要走了,我相信她自己多少都是有感觉的,这个时候她就会考虑:还活在世上的亲人们,等她走了以后会怎么样?生活会不会受影响?能不能处理生活的遇到的困难。
或许这也是每个母亲对孩子的挂念。哪怕我们出个远门,也会提前安排好孩子的生活,生怕孩子的生活因为我们的不在而有所不适应,何况这是生死离别。
所以,我认为:对亲人的不舍也是她们害怕的原因之一。
总之,人的一生从出生到去世,总要经历几次生死离别,有的是朋友,有的是亲人,也有的是师友。
每个人面对那个充满未知的世界都是迷茫的,这种迷茫和不确定,会让他们感到恐惧,是对未来的恐惧、也是对未知的恐惧。
但是,生死都是生命的轮回,我们没办法控制,只能顺其自然,尊重大自然的规律。
或许,当我们的亲人面对这种恐惧时,我们能做的就是:陪着她多一点、再多一点,让生命多一点温暖,少一点遗憾。
敬畏生命。
妯娌的同学小蒋得了脑癌,今年正月初八刚出殡,据说死的时候已经重度昏迷,舌头已经收不回来了,还在省城医院的时候,医生说他术后是恢复得最好的,据说很多脑癌的患者动手术后,要么就是失语,要么就是变成了二傻子,就他全程清醒,主刀医生祝福他,说你小子有福气呀,结果没多久,就出现了反复,在然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在能够有表达能力的时候,他就很恐惧,毕竟很年轻嘛,他们家建了一栋楼,后院有块空地有人出了八百万他们没有卖,自家搞的民宿,又把空余的房子出租给了一个贵州人,开了一个凯里酸汤鱼,门前也是很大一片,适合停车,可以这么说吧,他们就是躺着啥也不做,也会过得很好,这样的家庭条件,妻子也贤惠,孩子也可爱,他怎么可能甘心赴死,然而,黄泉路上无老少,无尊卑,无贫富差距,死亡是最公平的了。
当然,也有面对死亡很平静的。记得有个男孩在酷狗音乐评论区说自己才17岁,已经患了不治之症,他家里已经掏空了,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他总是在夜里躲在被子偷偷的哭,白天还要微笑着面对愁眉紧锁的父母,他还年轻,也不是不恐惧,可是命运使然,不知道孩子的结局如何,反正后来很多人加盖楼层问他,他一概没有回复,估计已经离世了,这样一个陌生的孩子却让我破防了,都说人类的悲欢并不共通,实际上并不是。
朋友的老爸去世之前也是很害怕,据朋友说,他一直对医生讲,医生我女儿和儿子都有钱,你把最贵的药给我用上,没事儿,孩子们不出钱,我也有钱,医生无奈的说,老人家没办法了,你全身器脏已经衰竭,神仙也救不了你啊,老爷子就黯然神伤,后来还埋怨儿子女儿。最终无奈的咽下了一口气。
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没人愿意慷慨赴死,除非是英雄,然而,大部分人都是平常人,没几个不害怕,但是害怕也没有用,生老病死本就没办法避免。只能说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争取把每一天都过得精彩纷呈,不让自己留遗憾。
应该分人吧。我大五实习的时候在一家县医院,第一晚上给我安排一肝癌晚期的病人,医生的意思就是当天晚上应该就不行了,要求我值夜班。那是一个32岁的年轻人,有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结婚两年还没孩子,是肝癌手术一年后复发。他瘦骨嶙峋地躺在那,两个手各有两个输液通道,胸前蜘蛛痣,腹部肿大,肝掌,半昏迷状态。我需要给他量血压,测脉搏数呼吸,说实话我有点不敢靠近,这时他刚好清醒温和地朝我笑了笑,我才完成测量。
大概快夜里十二点的时候他突然精神起来,自己坐起来,两只手拔掉输液管,嘴里嚷嚷着要去洗澡。因为提前通知他的家人几乎都来了,我和他的家人都按不着他,好像突然力气变大很多,他家人说现在澡堂没开门,等天亮吧,他说他知道有一家现在开着门的。说着就要下床,然后又意识到自己没穿衣服就让我先去外面等一下,还说不能吓到我。最终他又回到床上,他有四五个朋友陆续从外地赶回来,他很开心地和他们聊着,说等病好了再一起钓鱼吃烧烤,那一瞬间仿佛他是个健康人。我知道那是回光返照了,医生让大家做好准备,过了一会他突然对我说:“你别害怕,我知道你是新来实习的,我不会吓到你的。”我不知道什么意思,就说一些安慰他的话。就这样他说一话睡一会,很快到了早上八点,我要交班了,他微笑地对我说谢谢再见。等我回到距离病房仅两栋楼之隔的宿舍,准备洗漱时,突然听到鞭炮声和哭喊声(十年前县城医院是允许放鞭炮的),我知道应该是那个病人去世了。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那个病人,不只是第一次护理的病人,更重要的是他是个善良的人,生命的最后依然顾及周围的人。怕我害怕朝我温和的笑,不想自己赤裸的身体让实习的女医生尴尬,怕半夜去世吓到我,我回想最后他好像没有害怕,一直开心地和朋友聊天,和交班的我说谢谢。希望来世他无病无灾。
猜你喜欢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