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问答栏目视频美女
  1. 生活问答
  2. 答案列表

中国搞自贸区主要有哪几方面的原因

回答列表
中国设置自贸区的改革绝不亚于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特区政策,从长远看其重要性甚至会超过特区。因为,自由贸易是世界发展趋势,而自贸区就是在实现自由贸易前的大胆试水和过渡。未来,全球将更大程度上实现自由贸易,在各种规则成熟前,先开自贸区进行实践有利于未来游戏规则的制定。总体而言,中国搞自贸区主要有如下四方面原因:
一、扩大开放,提升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的融合度。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开始因西方的封锁,后又因中苏关系恶化,对外只能与第三世界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故开放程度很低(有人认为过去中国封闭是主动为之,那是因为对近代史缺乏了解)。1960年代,以毛伟人为首的第一代领导层大智大勇,在越南迫使美国陷入战争泥潭,不可自拔。同时,在北边也顶住了苏联的霸权压力,避免中国成为苏联的附庸(自建国到1976期间,所有有亲美倾向试图与西方有互动者,或者与苏联靠得太近的领导人、民主人士,最终都被打倒了。譬如,现代哲学家、著名政论家和民主人士张东荪先生,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和美国的距离,在非常时期被打压了。后来,国家领导人高岗、彭德怀、刘少奇这些革命前辈,无不载在与苏联距离保持得不好这方面。可悲可叹!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毛伟人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担心中国成为美国货苏联附庸,变成大国对抗牺牲品)。
1969年,在美国进退两难之际,在美苏对抗激烈之时,以毛伟人为首的第一代领导层看准时机,果断向苏联出手,漂亮地打了一场珍宝岛战役。这一战,让苏联感受到了中国的强硬,也让美国看到了借中国之力遏制苏联的机会(当时美苏对抗美国有些处于劣势,较为被动)。故从1969中苏珍宝岛战役后(珍宝岛战役是中国在苏联挑衅很多次后的一次主动出击,决策真是大智大勇,赢得也漂亮),中美开始有了互动。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南海拜见毛泽东主席,中美关系才宣布真正解冻。毛伟人用大智大勇撬开了西方的封锁之门,接下来才有了邓公打开国门,中国和世界开始走向融合。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在国家战略层面由此可以看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已经“世界”。如今,到了该世界“中国”的时候了。在这种转折点上,中国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更大的战略,更加开放,更大程度低张开自己的怀抱,拥抱整个世界。此时,设立自由贸易区,就是要扩大开放,提升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融合度。过去,我们开放是乘风破浪让自己走出去;如今,我们开放是筑巢引凤让别人走进来。
二、推进自由贸易实践,为未来全球自由贸易打下制度和实践基础。
全球化、自由贸易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在这方面如今已取得巨大突破,各国互相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越来越多。可以预见,未来全世界终究是要实现完全自由贸易的,谁能更早、更快地开始创建自贸港、自贸区,谁就能赢得先机。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开放的国家,率先划一片地方进行完全自由贸易的现实实践,不但有利于自己经济发展,还有利于在未来自由贸易的规则实践上获得更多现实经验,对未来制定自由贸易的规则有巨大好处,可形成先发优势。
有人会问,自由贸易对中国有什么好?中国是一个蒸蒸日上的人口大国,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产业升级,自由贸易对中国会越来越有利,现阶段搞自由贸易区是政策上的明智之举,是有预见性的经济实践和布局。之所以搞自由贸易,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有限范围内进行实践,这和改革开放后搞特区一个道理。
三、为国际资本提供投资机会和避风巷,吸引国际资本投资中国。
自贸区不但贸易商是自由的,资本进出也将是自由的,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经济的自由口岸。如此,从金融角度说,有了这个自贸区,这里就可以成为资本的避风巷。避什么风?随着世界局势越来越不稳定,世界资本是需要一个安稳之地的。考虑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还不能自由兑换,有了这个自贸区就能一定程度地吸引国际资本到此避风。在这个世界上,经济发展潜力大、经济规模大、自我防卫能力强的大国恐怕只有中美了。中国此时搞自贸区,恰逢其时。
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但现在主要还是用于跨境贸易结算,要想他们更多地使用人民币结算并储存人民币,一定要在国内给境外资本开口子。譬如,在资本领域中的rqfii、沪港通都是开的人民币资本回流的口子,而实业投资的口子就在诸如自贸区这种地方。只有有了这些口子,人民币国际化才能更顺畅,才能在加强贸易领域结算的情况下提升人民币在他们的储备货币中的地位。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